梅艳芳生活百科
姐妹情深
少时家境窘困的梅艳芳从小与姐姐梅爱芳一同登台演出,两姐妹四处登台彼此照顾,感情非常深厚。新秀歌唱大赛后,梅艳芳一举成名,其姐则逐渐隐退结婚生子。然而不幸的是,梅爱芳于90年代罹患宫颈癌,在与癌魔抗争近十年后于2000年不治,对梅艳芳造成很大影响。就在姐姐离去前不久,梅艳芳已然察觉身体发生了同样病变,因为不愿亲友遭受压力,她始终隐瞒病情,直至2003年被传媒曝光。2003年底,梅艳芳因宫颈癌医治无效逝世,姐妹二人抗癌顽强,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
梅艳芳一生珍惜朋友、交游广阔,她在娱乐圈里是公认的豪爽与仗义。正因为这种真诚、博爱、侠义的性格使她成为演艺界尊崇的“大姐大”。“施比受,更有福!”梅艳芳曾这样形容她对友情的看法,“有人担心我交友轻信,会被人利用,但我觉得那都是一种’施’,不计较有否回报,其实都很开心。”2002年,梅艳芳在庆祝入行二十年的纪念节目上对大家说:我在娱乐圈闯荡二十年,四个字概括:“友情岁月!”
梅艳芳为人义气豪爽,虽常因“真性情”遭受挫折,却从未说过半句后悔。当年因为辞演《阮玲玉》,有人以为她与张曼玉有了隔阂,殊不知两人友情依旧。在梅艳芳逝世多年后,张曼玉在《鲁豫有约》专访中缅怀故友,坦言梅艳芳是其最喜欢合作的女演员,是没有嫉妒心的影响力女性。好姐妹杨紫琼也在《鲁豫有约》中表示梅艳芳始终活在自己心中,过往的美好点滴一直铭记。曾志伟曾回忆梅艳芳逝世前的情景:“所有朋友一个通知一个,全都赶来看她。医院整层都封给了探视的人,晚些赶到的都站到了楼梯外面。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面,因为她的好人缘、讲义气,非常感动!”
无论事业上还是感情上,梅艳芳都是一个喜欢完全付出的人,她一次次将美丽和惊喜奉献给观众,她是一个收获许多过去的人,也是一个挑战未来的战斗者。她在娱乐圈打拼二十多年,赢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这是她的真正财富。
情路坎坷
也许从小成长于单亲家庭缺乏亲情的温暖,梅艳芳一生追寻真爱,十分渴望拥有自己的完整家庭。然而她本身强势的性格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使她的爱情之路甚为崎岖,多次感情经历都没有好的结果。对于爱情观,梅艳芳曾表示:“在爱情经历中,只有体验,没有后悔”,“我依然相信天长地久,但曾经拥有的,我会感激”。
梅艳芳在2003年《名人面对面》访问中回忆自己的感情经历,坦言自己在拍拖中会照顾男方却又常常不被理解。如果让她重新选择,她表示最怀念二十岁时一段异国恋情(近藤真彦),只因双方都是年轻人,感情很纯,没有太多顾虑。然而这段感情终因男方的不专一而告终,也成为梅艳芳的遗憾。事实上,由于梅艳芳出道不久便迅速窜红,事业的成功和媒体的追逐给恋爱中的梅艳芳造成巨大负担,加上好强的天性使得每段恋情都维持不了许久。著名彩妆师连士良对于梅艳芳终生未嫁的遗憾曾这样感慨:“我想,她是全球华人的梅艳芳,无法专属于某个男人”。2003年11月,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谢幕时身披白色婚纱,将自己嫁给了奉献一生的舞台。
提携后辈
梅艳芳在功成名就后特别注重提携后辈新人,为演艺界培养了多位优秀歌手和演员。梅艳芳纵横歌、影坛二十余载,除亲自带门生弟子外,也对众多后辈关怀有加,如郭富城、苏永康、陈小春、谭耀文、陈奕迅、谢霆锋等艺人初出茅庐时均曾得到梅艳芳的指点和帮助。
早年间,草蜢乐队和许志安跟随梅艳芳四处登台表演,为演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得到过言传身教,这些日后歌坛的中流砥柱都尊称梅为师父,于是便有了香港乐坛著名的“梅家班”。1999年,梅艳芳收受关门弟子何韵诗,凭借自己有限的精力为艺坛栽培新人。作为唯一的女弟子,何韵诗备受梅艳芳的关心和疼爱,一度被外界传为“接班人”。何韵诗的音乐风格与其师相异,但其专业态度及在音乐上大胆突破、敢为人所不敢为的创新精神却颇具其师风范。
宗教信仰
90年代初的梅艳芳曾短暂退出歌坛,事业处于低谷,加上“黄朗维事件”的负面影响,梅艳芳心态有了变化,不再像年轻时一往无前。梅艳芳在事业生活的低潮期遇到了藏传佛教“十四世红宝冠法王”夏玛巴讲经说法。梅艳芳深受感触,于1993年决心皈依,成为一名佛教俗家弟子(佛教居士)。梅艳芳终其一生十分虔诚,曾于香港“千禧红观音法会”上演唱歌曲《心经》,为港人新千年祈福,并曾捐建香港佛教圣地志莲净苑的荷花池。梅艳芳逝世后,葬礼依佛教礼仪,灵堂挂有“往生净土”四字匾额,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主持盖棺仪式,并有僧众进行法事。志莲净苑念及梅艳芳捐助修苑的公德,破例为其做“头七”法事。夏玛巴曾指梅艳芳佛缘深厚,逝世时身旁有喇嘛诵经,遗容十分安详,且当日正值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亦可谓庄严殊胜。如今,梅艳芳的灵位设于香港大屿山天坛大佛下。
少时家境窘困的梅艳芳从小与姐姐梅爱芳一同登台演出,两姐妹四处登台彼此照顾,感情非常深厚。新秀歌唱大赛后,梅艳芳一举成名,其姐则逐渐隐退结婚生子。然而不幸的是,梅爱芳于90年代罹患宫颈癌,在与癌魔抗争近十年后于2000年不治,对梅艳芳造成很大影响。就在姐姐离去前不久,梅艳芳已然察觉身体发生了同样病变,因为不愿亲友遭受压力,她始终隐瞒病情,直至2003年被传媒曝光。2003年底,梅艳芳因宫颈癌医治无效逝世,姐妹二人抗癌顽强,积极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
梅艳芳一生珍惜朋友、交游广阔,她在娱乐圈里是公认的豪爽与仗义。正因为这种真诚、博爱、侠义的性格使她成为演艺界尊崇的“大姐大”。“施比受,更有福!”梅艳芳曾这样形容她对友情的看法,“有人担心我交友轻信,会被人利用,但我觉得那都是一种’施’,不计较有否回报,其实都很开心。”2002年,梅艳芳在庆祝入行二十年的纪念节目上对大家说:我在娱乐圈闯荡二十年,四个字概括:“友情岁月!”
梅艳芳为人义气豪爽,虽常因“真性情”遭受挫折,却从未说过半句后悔。当年因为辞演《阮玲玉》,有人以为她与张曼玉有了隔阂,殊不知两人友情依旧。在梅艳芳逝世多年后,张曼玉在《鲁豫有约》专访中缅怀故友,坦言梅艳芳是其最喜欢合作的女演员,是没有嫉妒心的影响力女性。好姐妹杨紫琼也在《鲁豫有约》中表示梅艳芳始终活在自己心中,过往的美好点滴一直铭记。曾志伟曾回忆梅艳芳逝世前的情景:“所有朋友一个通知一个,全都赶来看她。医院整层都封给了探视的人,晚些赶到的都站到了楼梯外面。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场面,因为她的好人缘、讲义气,非常感动!”
无论事业上还是感情上,梅艳芳都是一个喜欢完全付出的人,她一次次将美丽和惊喜奉献给观众,她是一个收获许多过去的人,也是一个挑战未来的战斗者。她在娱乐圈打拼二十多年,赢得最多的不是名利而是友情,这是她的真正财富。
情路坎坷
也许从小成长于单亲家庭缺乏亲情的温暖,梅艳芳一生追寻真爱,十分渴望拥有自己的完整家庭。然而她本身强势的性格和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使她的爱情之路甚为崎岖,多次感情经历都没有好的结果。对于爱情观,梅艳芳曾表示:“在爱情经历中,只有体验,没有后悔”,“我依然相信天长地久,但曾经拥有的,我会感激”。
梅艳芳在2003年《名人面对面》访问中回忆自己的感情经历,坦言自己在拍拖中会照顾男方却又常常不被理解。如果让她重新选择,她表示最怀念二十岁时一段异国恋情(近藤真彦),只因双方都是年轻人,感情很纯,没有太多顾虑。然而这段感情终因男方的不专一而告终,也成为梅艳芳的遗憾。事实上,由于梅艳芳出道不久便迅速窜红,事业的成功和媒体的追逐给恋爱中的梅艳芳造成巨大负担,加上好强的天性使得每段恋情都维持不了许久。著名彩妆师连士良对于梅艳芳终生未嫁的遗憾曾这样感慨:“我想,她是全球华人的梅艳芳,无法专属于某个男人”。2003年11月,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谢幕时身披白色婚纱,将自己嫁给了奉献一生的舞台。
提携后辈
梅艳芳在功成名就后特别注重提携后辈新人,为演艺界培养了多位优秀歌手和演员。梅艳芳纵横歌、影坛二十余载,除亲自带门生弟子外,也对众多后辈关怀有加,如郭富城、苏永康、陈小春、谭耀文、陈奕迅、谢霆锋等艺人初出茅庐时均曾得到梅艳芳的指点和帮助。
早年间,草蜢乐队和许志安跟随梅艳芳四处登台表演,为演艺事业打下坚实基础。由于得到过言传身教,这些日后歌坛的中流砥柱都尊称梅为师父,于是便有了香港乐坛著名的“梅家班”。1999年,梅艳芳收受关门弟子何韵诗,凭借自己有限的精力为艺坛栽培新人。作为唯一的女弟子,何韵诗备受梅艳芳的关心和疼爱,一度被外界传为“接班人”。何韵诗的音乐风格与其师相异,但其专业态度及在音乐上大胆突破、敢为人所不敢为的创新精神却颇具其师风范。
宗教信仰
90年代初的梅艳芳曾短暂退出歌坛,事业处于低谷,加上“黄朗维事件”的负面影响,梅艳芳心态有了变化,不再像年轻时一往无前。梅艳芳在事业生活的低潮期遇到了藏传佛教“十四世红宝冠法王”夏玛巴讲经说法。梅艳芳深受感触,于1993年决心皈依,成为一名佛教俗家弟子(佛教居士)。梅艳芳终其一生十分虔诚,曾于香港“千禧红观音法会”上演唱歌曲《心经》,为港人新千年祈福,并曾捐建香港佛教圣地志莲净苑的荷花池。梅艳芳逝世后,葬礼依佛教礼仪,灵堂挂有“往生净土”四字匾额,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长老主持盖棺仪式,并有僧众进行法事。志莲净苑念及梅艳芳捐助修苑的公德,破例为其做“头七”法事。夏玛巴曾指梅艳芳佛缘深厚,逝世时身旁有喇嘛诵经,遗容十分安详,且当日正值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亦可谓庄严殊胜。如今,梅艳芳的灵位设于香港大屿山天坛大佛下。
追思逝者文章列表
- 梅艳芳生活百科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