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七”到“七七”,这些常识早点知道不闹笑话。
“做七”仪式
这个仪式其实相对比较复杂,需要在人去世7天后,每逢7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后,整个“做七”仪式才算结束。
“头七”到“七七”事宜
在做“头七”之前,去世第六天需要先举行“上望”仪式,第六天午夜,也就是“头七”凌晨。
这天夜里家人需要举行“哭祭”,还需要请相关人士来诵经,之后还需要焚化纸钱等祭祀品,烧完后关灯睡觉不允许在外面玩。
“上望”做完后,才正式开启“头七”到“七七”这49天的仪式。
“头七”:其实就是人去世后的第7天,就是第一个“七”。
“头七”是“做七”仪式里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一般来说会格外隆重。
人们需要为逝者设灵位,上香叩拜,还要准备菜饭祭拜世者,烧纸等供奉需要的东西,备好后需要离开去睡觉,不能再留在那里。
一些地方“头七”还会烧“梯子”形状的祭品,这里面也有特殊的寓意,“头七”的仪式最好由逝者的儿子亲自办理!
“二七”:一些地方也称之为“小七”,这个过程需要由出嫁孙女进行祭拜。这个仪式家人只需要供饭烧纸就好,比较简单!
“三七”:则是由儿子和儿媳来半,这个过程也叫“散七”,儿子和儿媳需要点好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唤逝者的名字,之后上坟焚香,并在家中设奠!
“四七”:其实与“二七”比较像,具体做法也一样,没有指定谁来办理,都可以!
“五七”:这是“做七”过程里最重要的仪式,这个仪式需要出嫁女儿来负责办理。
出嫁的女儿需要带着酒食回到娘家祭奠逝者,还需要烧五盆纸花。
其他的还需要焚香和烧纸,而主家需要摆酒席招待来的人们。
最后还需要把这些纸扎、锡箔元宝等祭祀品拿到逝者的坟前烧掉,算是完成“五七”仪式。
"六七":与“二七”和“四七”都属于“小七”,所以都只需要供饭烧纸就好,
“七七”:需要儿子亲自办理,与“头七”一样,蕴意为“有始有终”和“功德圆满”。
一些地方还把“七七”称之为“断七”和“起服”,也就是不需要再穿孝衣的意思。
这天主家需要请亲戚好友和村里人来做客,还需要做道场,祈福,诵经后子女们便可以脱下孝衣,穿回原本的衣服了。
做完“七七”后,整个“做七”仪式就算完成了,也算是人们彻底放下逝者,与逝者真正的告别。
“做七”是很多农村都有的习俗,而且不少地方,只要还实行土葬,大多都还会沿用这个仪式。
“做七”仪式其实挺麻烦的,除“二七”、“四七”、“六七”三个小七的仪式比较简单外,其他四个其实都还是挺复杂的。
还有就是对于一些嫁得比较远的女孩子,遇到这些仪式要大老远赶过来,还是比较破费的。
其实农村很多规矩和习俗的初衷就是团圆,所以农村喜欢摆酒,不管是结婚还是亲人去世,好事坏事都爱聚在一起。
这样来看,一些看似麻烦的农俗,反而达到了让一家人团圆的效果。
- 顶(0)
- 踩(0)